About
在鹿兒島市的中心地帶,西鄉隆盛銅像的背後,靜靜地佇立著一座被稱為「じめさあ」的石像。這座石像位於鹿兒島市立美術館的庭院內,其歷史與傳說交織,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。
「じめさあ」的名稱源自島津家第十八代當主家久的正室——持明院。「持明院様」在鹿兒島方言中被親切地稱為「じめさあ」。據傳,持明院雖然容貌不出眾,但她的善良與仁愛使她深受人們的敬仰。每年10月5日,她的忌日,鹿兒島市政府的女性職員都會為這座石像進行「化妝」,以紀念她的美德。 (blog.goo.ne.jp)
然而,關於這座石像的起源,還有另一種說法。有學者指出,這座石像可能原本是位於大乘院境內的「白地藏」。在江戶時代,這座白地藏深受女性信徒的喜愛,她們會在地藏的臉上塗抹白粉,以祈求願望實現。在明治時期的廢佛毀釋運動中,大乘院被毀,白地藏的下落不明。直到昭和4年,當時的鹿兒島市長在市役所的庭院中發現了這座被青苔覆蓋的石像,經清理後,露出了女性的面容。市長認為這是「風之神」,於是為其洗臉、化妝,這也成為後來每年「化妝」儀式的起源。 (sengoku-shimadzu.com)
無論其真實身份如何,這座石像已成為鹿兒島市民心中的一部分。每年秋天,當紅葉染紅了城山的山坡,市民們聚集在美術館的庭院,為「じめさあ」塗上新的妝容,以此表達對過去的敬意與懷念。這一傳統,將歷史與現代連接,讓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,感受到一絲溫暖與寧靜。
在這座石像的注視下,鹿兒島的街道熙熙攘攘,人們的生活日復一日地繼續。然而,每當經過這裡,總會有人駐足,向「じめさあ」投以敬仰的目光,仿佛在與過去的時光對話,感受那份跨越世紀的溫情與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