錦帶橋

日本三大名橋之一

About

在山口縣岩國市,錦川之上橫臥著一座優雅的五連拱木橋——錦帶橋。這座橋樑全長193.3公尺,寬5公尺,橋身由五座拱橋組成,宛如一條飛舞的錦帶,輕盈地跨越清澈的錦川。

錦帶橋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。當時,岩國藩的政治中心岩國城與城下町之間以錦川為天然屏障。由於錦川水流湍急,渡船常因洪水無法運行,兩岸往來極為不便,甚至影響政務運作。自1639年起,岩國藩多次嘗試在此興建橋梁,但每次都被洪水沖毀。

第三代藩主吉川廣嘉為解決此問題,派遣工匠四處考察,最終決定參考中國西湖的橋樑設計,利用多座拱橋串聯以跨越寬達200公尺的錦川。由於錦川上並無小島可供支撐,工匠們改以石垣作為橋墩,以增強抵抗洪水的能力。1673年,錦帶橋首次建成,但僅半年便被洪水沖毀。經過改良加固橋墩後,1675年重新建造的橋梁成功抵禦了接下來的276年,直至1950年颱風凱西亞帶來的大水將其沖毀。現今的錦帶橋則於1953年依原貌重建。

錦帶橋的建造工藝精湛,橋身完全由木材組成,未使用一根釘子。工匠們運用「組木技法」,將六種不同特性的木材複雜地組合交織在一起,利用橋自身的重量增強其強度,即使河水氾濫也不易被沖垮。這種精巧的設計使錦帶橋成為日本三大名橋之一,與東京都的日本橋、長崎縣的眼鏡橋齊名。

四季更迭,錦帶橋展現出不同的風貌。春天,橋畔櫻花盛開,粉紅花海與古樸的木橋相映成趣,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賞花。夏季,錦川上舉行傳統的鸕鶿捕魚活動,夜晚的煙火秀更為這片景致增添浪漫氛圍。秋天,紅葉谷公園的楓葉染紅山林,與錦帶橋構成一幅絕美的畫面。冬日,白雪覆蓋橋身,銀裝素裹,別有一番風情。

錦帶橋不僅是交通的要道,更是岩國市的象徵。橋的西岸是吉香公園,原為岩國藩主吉川氏的居所,現已改建為公園,內有吉香神社、博物館等設施,供遊客參觀。沿著公園步行,可搭乘纜車登上岩國城,俯瞰整個岩國市的美景。

漫步於錦帶橋上,腳下的木板發出輕微的吱嘎聲,仿佛在訴說著數百年的歷史。清風拂面,錦川的流水聲與鳥鳴交織成一首自然的樂章。站在橋中央,遠眺岩國城,近觀河畔風光,仿佛穿越時空,感受古今交融的魅力。

錦帶橋,這座歷經風雨的木橋,以其獨特的建築美學和深厚的歷史底蘊,靜靜地橫跨在錦川之上,等待著每一位旅人前來探訪,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優雅與堅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