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
在京都东山区的丰国神社门前,矗立着一座静谧而庄重的土丘,名为耳塚,亦称鼻塚。这座古老的墓冢,承载着历史的沉重,诉说着四百多年前的往事。
1592年,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,史称万历朝鲜战争。在这场战争中,日军按照传统,将敌军将领的首级作为战功的象征,而对于普通士兵,则割下耳朵或鼻子,腌制后带回日本,以示战绩。这些被割下的耳鼻,最终被埋葬于此,形成了如今的耳塚。
耳塚的底部是一个古坟状的土丘,上方耸立着一座五轮塔,周围环绕着石制的栅栏。最初,这里被称为“鼻塚”,后来,日本儒学者林罗山在其著作《丰臣秀吉谱》中称之为“耳塚”,此后这一名称广为流传。据传,耳塚中埋葬了约二万多人的耳朵或鼻子。
每当春日微风拂过,樱花瓣飘落在耳塚的土丘上,仿佛为逝去的灵魂送上慰藉。然而,这座墓冢也引发了不少争议。在日朝关系紧张的时期,耳塚成为了历史伤痕的象征,许多在日朝鲜人对此表达了抗议和不满。
如今,耳塚静静地伫立在京都的街角,见证着历史的变迁。它提醒着人们,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。每一位经过此地的行人,或许都会驻足片刻,思索那段遥远而沉重的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