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
在长崎市筑后町的静谧一隅,福济寺静静地矗立,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。这座始建于1628年的黄檗宗寺院,承载着中日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。步入寺院,仿佛穿越时空,置身于那个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年代。
福济寺的山号为“分紫山”,寓意着紫气东来,祥瑞之兆。寺院的创建者是来自福建泉州的僧人觉海,他在此供奉海上守护神——天后圣母(妈祖),为往来商船祈求平安。因此,福济寺也被称为“漳州寺”或“泉州寺”,成为在日华侨心灵的寄托。
漫步于寺院,目光被一座高耸入云的观音像所吸引。这座名为“万国灵庙长崎观音”的雕像,建于1979年,旨在悼念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和战争中逝去的灵魂。观音像高达34米,重35吨,矗立在龟形的灵庙之上,慈悲地俯瞰着长崎的街道,仿佛在诉说着和平与希望的祈愿。
然而,福济寺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。1945年,原子弹的轰鸣摧毁了寺院的七堂伽蓝,昔日的辉煌化为灰烬。如今,寺内仍保留着被爆炸烧毁的云版(用于召集僧侣用餐的钟),一只耳朵被高温烧蚀,静默地诉说着那段悲痛的历史。
寺院的庭院中,绿意盎然,四季更迭,花木扶疏。春日里,樱花盛开,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,宛如天女散花;夏日,翠竹摇曳,蝉鸣声声,带来一丝清凉;秋日,枫叶如火,映红了整个庭院;冬日,白雪覆盖,万籁俱寂,别有一番禅意。
福济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,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。寺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方的建筑特色,雕梁画栋,工艺精湛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匠心独运,仿佛在诉说着中日友好的历史篇章。
站在寺院的高处,俯瞰长崎市区,城市的繁华与寺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。远处的稻佐山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,港口的船只来来往往,诉说着长崎作为国际贸易港口的辉煌历史。
福济寺,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寺院,静静地伫立在长崎的土地上,见证着时代的变迁,守护着人们的信仰与希望。它不仅是宗教的圣地,更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,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访,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