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義園

妹山與背山

About

在東京的喧囂之中,隱藏著一處寧靜的綠洲——六義園。這座庭園由江戶時代的柳澤吉保於元祿八年(1695年)開始建造,歷時七年完工。他以和歌的六體「六義」為靈感,精心打造了這座回遊式築山泉水庭園。園內的每一處景觀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,特別是位於中央池塘「大泉水」中的「中之島」,其上佇立著兩座小山——妹山與背山。

古時,女性被稱為「妹」,男性則稱為「背」。這兩座山象徵著男女之間的情誼與和諧。在日本各地,常見以河流隔開、相對而立的「妹山」與「背山」,如和歌山縣的紀之川兩岸,南岸為妹山,北岸為背山。六義園的這一景觀正是對此的再現,體現了陰陽和合、子孫繁榮、天地長久的象徵意義。

在妹山與背山之間,矗立著一塊名為「玉笹石」的青石。這塊石頭取自紀州,帶有淡淡的青色。其名稱源自一首和歌:「いもせ山 中に生たる玉ざゝの 一夜のへだて さもぞ露けき」(藤原信實《新撰和歌六帖》)。詩中描繪了妹山與背山之間生長的玉笹,象徵著男女之間的隔閡與思念。然而,在六義園的詮釋中,玉笹石被視為子寶的象徵,寓意著子孫繁榮的美好願望。

此外,園內還有一塊名為「鶺鴒石」的石頭,與日本神話中的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有關。相傳,這對神祇在創造國土時,觀察鶺鴒的行為,學習男女之間的親密之道。因此,鶺鴒石也象徵著男女之間的和諧與愛情。

漫步於六義園,沿著蜿蜒的小徑,穿過渡月橋,來到中之島,眼前便是這對象徵男女情誼的妹山與背山。池水倒映著青翠的山影,微風拂過,水面泛起漣漪,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愛情故事。這裡的每一處景致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,讓人不禁沉浸其中,感受那份寧靜與和諧。

六義園不僅是一座庭園,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和歌詩篇。在這裡,歷史與自然交融,文化與景觀共鳴。每一處景點都承載著詩歌的意境與情感,讓人仿佛置身於詩歌的世界,感受那份細膩與深情。

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六義園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,靜靜地閃耀著。它以其獨特的魅力,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訪,感受那份來自古代的詩意與美好。無論是春天的櫻花、夏天的綠意、秋天的紅葉,還是冬天的雪景,六義園都以不同的姿態,展現著四季的變化與魅力。

在這裡,時間仿佛變得緩慢,讓人得以放下繁忙的生活節奏,靜心感受自然與文化的交融。六義園的每一處景致,都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,等待著人們前來傾聽與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