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
當你走進被奈良的寧靜所包圍的東大寺境內時,二月堂會從杉樹林間現身。它的佇立姿態,讓人感受到跨越時空的風格與歷史的厚重。站在堂前,伴隨著木頭的香氣,從遠古延續至今的祈禱氣息也隱約飄蕩。
二月堂的名稱,源自舊曆二月舉行的「修二會」。這項儀式始於752年,由實忠和尚創立,自那以來從未間斷地持續至今。堂內供奉著兩尊被視為絕對秘佛的十一面觀音像——大觀音與小觀音,任何人都不被允許參拜其真容。然而,這兩尊佛像的存在,卻在來訪者心中激起深刻的虔敬之情。
每年三月,修二會期間,夜空中燃燒的「御松明」火焰在二月堂舞台上奔馳。長約八米、重約七十公斤的大松明,照亮練行眾的腳步,火花四濺,場面極為壯觀。據說沐浴在這些火花下能帶來無病息災的福氣,許多參拜者都翹首以待這一刻的到來。
修二會的高潮「取水儀式」,於三月十二日深夜舉行,從二月堂下方的若狹井汲取香水,供奉給本尊,這是一項神聖的儀式。傳說這水是遠敷明神因錯過修二會而獻上的謝罪之水,這個傳說至今仍被人們傳頌。
從二月堂的舞台上,可以一覽奈良盆地的景色。旭日東昇時,柔和的光線照亮街道;黃昏時分,橙色的天空蔓延開來。夜晚,遠方的燈火如星辰閃爍,在寂靜中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氣息。這片景色撫慰著來訪者的心靈,讓人忘卻時光流逝。
二月堂周圍,矗立著被稱為良弁杉的巨樹。傳說東大寺初代別當良弁幼時曾被老鷹擄走,最後被棄置於這棵樹上。之後,他在此地出家,奠定了東大寺的基礎。這棵杉樹作為那段歷史的見證者,至今仍靜靜地屹立著。
二月堂不僅僅是一座建築物,更是千年祈禱與傳統的承載之地。來訪者能在這份寧靜中,感受到連結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某種存在。